每天大便3、4次!55歲女「胃鏡沒查出問題」 檢查「這一部位」卻確診癌王

拉大便拉出癌王?
李芳最近總覺得身體不大對勁。
55歲的她,原本身體一向硬朗,精神矍鑠,可不知為何,最近兩個月竟每天大便3、4次,大便時還常伴有腹痛和里急後重感。
李芳起初並未在意,只當是最近飲食不當所致。

可持續一段時間後,不適感非但沒有緩解,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。
隱隱的擔憂開始在李芳心頭縈繞,她決定去醫院一探究竟。
消化內科的趙醫生接診了李芳。聽完病情敘述後,趙醫生若有所思地說:"每天解3、4次大便,時間持續已久,的確不太正常。

不過先別急著下結論,我們先做個胃鏡檢查,看看胃腸道有無異常情況。"
然而,胃鏡檢查的結果讓趙醫生有些意外: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腸黏膜未見明顯異常,也未發現潰瘍、息肉等病變跡象。
"從胃鏡結果來看,上消化道沒什麼大問題。但從你的病史分析,排除胃腸功能紊亂的可能性較大。我建議再做個結腸鏡,看看結直腸有無問題。"趙醫生分析道。

李芳有些忐忑地接受了結腸鏡檢查,但結果依然是"未見明顯異常"。
內鏡深處的胰腺癌
就在兩人一籌莫展時,趙醫生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:"會不會是胰腺出了問題?胰腺位置較深,一般內鏡不易發現。不如我們做個內鏡超聲檢查,看看情況如何。"
當李芳躺在內鏡超聲檢查台上時,她的內心早已亂成一團麻。作為一名醫務人員,她隱約察覺事態似乎並不簡單。

隨著探頭的深入,趙醫生的臉色也愈發凝重。"李大姐,從內鏡超聲圖像來看,胰頭部位似乎有一個低回聲結節,邊界不清,考慮胰腺腫瘤的可能性較大。我們需要儘快做活檢明確診斷,如果確診為惡性腫瘤,還需進一步評估分期,制定治療方案。"
胰腺癌的病灶表現
"胰腺癌?這怎麼可能……"李芳一時難以接受這個事實。作為護理部主任,她太清楚胰腺癌的兇險:起病隱匿,進展迅速,預後極差,被譽為"癌中之王"。然而,殘酷的現實擺在眼前,李芳知道,自己必須勇敢地直面病魔,毫不退縮。

術後病理結果證實了趙醫生的判斷:中分化腺癌,胰頭部,局部浸潤性生長,已侵及周圍血管神經。李芳的生活自此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。
面對疾病的折磨和死亡的陰影,李芳並未選擇消極逃避,而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治療。手術切除了胰頭腫塊,隨後又經歷了數月的化療煎熬。
期間,李芳暫別了工作崗位,專心養病。閱讀、冥想、太極……在病房裡,她開啟了全新的生活方式,重新審視人生,調整心態,活在當下的每一天。

癌症無疑是把雙刃劍,它奪走健康,但也賦予人生新的意義。
李芳漸漸找到了生命的重心:陪伴家人,關愛病友,分享抗癌經驗,鼓勵更多人直面癌症,擁抱生命。她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,也讓更多患者重燃生的希望。

兩年後的一個春日,李芳重返醫院,臉上洋溢著久違的微笑。複查結果顯示,她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,各項指標趨於平穩。
望著窗外盛開的桃花,李芳覺得生命從未如此美好。她暗暗告誡自己,癌症並非絕境,只要心存希望,哪怕荊棘布滿前路,也終會見到燦爛的朝陽。
如何預防和治療胰腺癌
李芳的經歷給所有人以啟示:面對疾病,莫存僥倖,更勿視而不見。身體出現反覆不適癥狀,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,及時尋求醫療幫助,切莫錯過最佳治療時機。

尤其是胰腺癌,早期癥狀隱匿不明顯,極易被忽視。研究表明,腹痛、背痛、消化不良、黃疸、體重下降等,都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信號。如果伴有糖尿病、胰腺炎等高危因素,更需提高警惕,定期篩查。
一旦懷疑胰腺佔位,還需儘快行影像學檢查,如CT、MRI、內鏡超聲等,必要時行活檢明確病理。
對於確診胰腺癌,治療方案需個體化制定,早期可考慮手術,中晚期則以化療、放療等姑息治療為主,輔以姑息手術、靶向治療、免疫治療等手段,延長生存期,提高生活質量。

李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詮釋了早診早治的重要性。的確,與其他腫瘤相比,胰腺癌生存期較短,5年生存率不足10%。
但我們也應看到,隨著診療水平的提高,胰腺癌患者的預後已有改善。只要把握時機,迎難而上,生命的韌性就能創造奇迹。
癌症帶來的陰霾終會散去,生命之花依然可以絢麗綻放。讓我們攜手抗癌,守護健康,讓希望照亮每個人的心田。李芳用自己的故事傳遞出積極的力量,生命因熱愛而動人,也必將因堅強而閃光。
文章參考:今日頭條





© search.foodpara.com 2024   |   Privacy Polic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