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病不到一個月!醫學研究員「確診膽管癌又轉移」享年45歲 醫生揭關鍵「皮膚會有答案」

大家聽說過膽管癌嗎?其凶險程度僅亞於「癌中之王」胰腺癌。
一名公司高管半年前因膽管癌逝世,享年45歲。
據知情人透露,這名高管畢業於疾控中心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專業,博士研究生學歷,一直忙於防疫前線,2022年3月感覺身體不適,前往醫院就醫,竟被診斷出膽管癌晚期並伴有多發轉移,從確診到離世,短短一個月不到...
也有不少名人因膽管癌離世,比如香港著名節目主持人沈殿霞,在確診肝內膽管癌不到半年便離世了;還有日本「數獨之父」鍜治真起,同樣是因膽管癌病逝的,膽管癌到底有多凶險呢?



一、被不少人低估的膽管癌
膽管癌,指的是肝內小膽管至膽總管下端區域間任何一段的癌性腫瘤,包括肝內小膽管、左右肝管、膽總管及膽管末端的原發性腫瘤。
膽管作為器官體積雖不大,但它發起病來,卻是凶狠異常。
據相關研究顯示,膽管癌發生率以每年5%速度增長,其惡性程度極高,中位生存期為24個月,5年生存率僅為10%。
膽管癌好發於50-70歲的老人,以男性發病率居高。這也往往導致膽管癌患者治療效果不佳,切除手術風險較大。
目前膽管癌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確,認為主要誘發因素為乙型病毒性肝炎(乙肝)、丙型病毒性肝炎(丙肝)和肝硬化。



二、膽管癌易「偽裝」成上火,出現異常別大意
有些時候人體出現口乾、尿液顏色變深,總會給人一種「上火」的感覺,認為多喝水就好了,但其實這也可能是癌症來臨的信號。
1、黃疸
黃疸是膽管癌最明顯的表徵之一,約有80%—90%患者伴有黃疸,患者皮膚發黃、眼白髮黃,同時伴有大便灰白、尿色深。
2、皮膚瘙癢
當膽管運作障礙,膽紅素無法排出,血液中的膽紅素含量就會增高,從而刺激皮膚末梢神經,人就會有瘙癢感。



3、腹痛
50%的膽管癌患者會有腹痛、腹脹表現,同時伴有消瘦、食慾不振,因症狀與胃腸疾病相似,常被誤判成其他疾病。
4、腹部腫脹、出現水腫
伴隨腫瘤增大,壓迫腹部,患者會有腫脹感,同時腫瘤堵塞膽道,膽汁淤積,肝臟功能不全,可造成水鈉瀦留,引起腹水、下身水腫等。
除了上述症狀,膽管癌患者也可有噁心、厭食、腹部包塊、乏力、貧血等表現,這些症狀多與胃腸疾病相似,因此一旦出現以上症狀,建議儘早就醫。
目前膽管癌主要通過包塊血液學檢查、腫瘤標誌物檢查、影像學檢查和基因檢查評估,早診斷、早治療,才能爭取更多的生存時間。



三、預防膽管癌,日常預防很關鍵
針對膽管癌的治療非常有限,面對膽管癌,預防是重中之重。日常生活中,如何進一步干預膽管病變呢?
1、調整飲食結構
少吃高脂、高油、高鹽食物,食物搭配以穀類、豆類、蔬菜和水果為主,控制肉類的攝入,可適量補充維生素、礦物質;不飲酒、不吸煙。
2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
患有肝硬化、膽囊炎等患者,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,將誘發因素控制住,防止膽管反复受傷,增加細胞惡化的風險。



3、高危人群定期檢查
40歲以上人群,尤其是飲食偏油、偏高熱量,還有吸煙史的人,都屬於膽管癌高危人群,應每半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。
若發現膽紅素水平升高,腫瘤標誌物升高,儘早排除膽管癌,同時加做腹部B超,發現是否存在膽管異常。
膽管癌不具有傳染性,但可能與家庭飲食結構或肝性病毒有關。因此,家中若有膽管癌患者,應反思是否飲食情況或是存在乙肝、丙肝等,及時糾正,不要讓膽管癌演變成家族癌。


文章來源:toutiao







© search.foodpara.com 2024   |   Privacy Polic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