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來,都認為孩子白白胖胖是健康的象徵,總想著辦法讓孩子吃好,在以前,大人們沒吃的也要讓孩子吃好,隨著經濟條件富裕起來,家長們更是為了孩子操碎了心,像什麼各類營養品、雞魚肉蛋、保健品之類的更是一個不落下。其實,家長們希望孩子健康成長,這種想法很正常,但是有些時候,很多家長們自以為「健康」的做法,卻是害了孩子,不信我們看下面這個案例:
深圳市的小明(化名),家庭條件比較好,作為家中的獨子,自然受到十分的寵愛,從小就是各種營養美味,
頓頓飯都離不開紅燒肉之類的佳肴。而小明自己也是胃口很好,
每頓飯都能吃上2/3碗白米飯,大人們看到孩子這麼能吃,長得白白胖胖,認為這是富態健康的象徵,從來沒想著管著孩子的體重。這不,小學體檢中,小明的體檢報告就亮起了紅燈,體檢報告顯示,
小明體重嚴重超標,剛10歲的小明,體重就已經達到了65公斤,屬於十足的「小胖子」。
更讓人擔心的是,小學體檢中還發現小明的
肝臟不好了:轉氨酶較正常值有明顯升高,這讓體檢醫生感覺到不妙,就趕緊通知了小明的父母。
小明的父母肯定是十分擔心,第一時間就帶小明前往深圳市第三醫院檢查。當醫生給小明做了肝臟B超後,這回連B超醫生都開始驚訝起來,
因為僅僅10歲的小明,已經有中度脂肪肝了。在B超中醫生 發現,小明的肝臟最大斜徑達到了140mm,也就是說小明的肝臟比成年人的肝臟還要大。
因為小明才10歲,醫生們考慮到B超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於是提議做肝臟穿刺以做出最準確的判斷。
在臨床上,肝臟穿刺就是利用B超引導,用特殊的細針,穿刺進入肝臟獲得肝臟組織,相當於微創的方法獲得肝臟組織,然後進行病理檢查,這一方法是確診肝臟疾病的最佳方法,因此醫生們立刻建議要給小明進行肝臟穿刺。但是考慮到孩子才10歲,小明的父母更是心疼得不得了,哪裡捨得讓小明受這份罪,於是選擇拒絕了此項檢查,回家觀察一段時間。無奈,醫生只好答應,並囑託一定讓孩子一年後複查。
很快,一年過去了。小明也是在父母的安排下,如約來到醫院進行複查,就是這一查,讓醫生們更驚訝了,也讓小明的父母後悔至極。
原來,小明進行了肝臟B超顯示:輕度脂肪肝,肝臟較去年檢查有了明顯縮小。
按理說,中度脂肪肝轉為輕度,肝臟也縮小到了正常範圍,不應該值得高興嗎?不代表小明的肝臟得到了控制嗎?
可是醫生不這麼覺得,因為小明較之前更胖了,而且醫生了解到,小明根本沒進行飲食控制,且缺乏體育鍛煉,這一次醫生強烈建議小明進行肝臟穿刺。在醫生的好說歹說的勸解下,小明的父母終於答應讓小明進行肝臟穿刺檢查。
也就是這一次的肝臟穿刺,驗證了醫生的猜疑:小明的肝臟穿刺病理報告顯示: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伴肝硬化,肝硬化等級S3-4,重度肝硬化。
此時此刻,儘管病理報告擺在眼前,小明的父母也不願意相信,11歲的小明怎麼會得重度肝硬化。在他們的眼裡,小明能吃能喝,白白胖胖,濃眉大眼,是一個十分健康的孩子。但是,事實就是事實,小明的父母此時也只有無盡的後悔。
後來,小明的父母和醫生哭訴道,小明從小到大就能吃,胃口特好,而家裡人認為孩子能吃是好事,就一直沒管控孩子的飲食。逐漸長大後,孩子的胃口越來越大,特別喜歡吃肉類食物。看到孩子白白胖胖又能吃,家裡人都覺得是健康的表現,哪成想孩子會患上重度肝硬化。
深圳市第三醫院的肝病科李主任介紹到,好在孩子發現及時,通過積極的治療,是能夠康復的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肝硬化則很大可能會演變為肝癌。
同時李主任也說道,從脂肪肝到肝硬化然後到肝癌,往往只需要4步:
①肝臟表面出現很多脂肪顆粒聚集,表現為胖墩墩的肝臟,看起來,肝臟「長大」了一圈。
②人體內的脂肪逐漸增多,直至覆蓋到了肝臟表面,肝臟開始代償性的反抗,出現脂肪性肝炎
③炎症細胞持續性刺激肝臟組織不斷惡化,纖維組織不斷增生並逐漸增加變厚,演變為肝硬化。
④肝硬化進一步惡化,即肝癌。
目前來說,導致肝硬化主要常見的就是酒精性肝硬化,因為長期大量飲酒導致肝細胞廣泛變性演變導致。但是在臨床上,非酒精性肝硬化所佔的比例也是在逐年升高,大多都是因為飲食不控制導致的肥胖引起。但是這裡特別說明一點,並不是瘦子就不會得脂肪肝和肝硬化,肥胖只是相對瘦子得脂肪肝多一點而已,如果因為胰島素抵抗、遺傳代謝問題、內臟脂肪沉積過多等因素,瘦子也是可以患上脂肪肝的問題。像文中說到的小明,
就是因為長期暴飲暴食引起的肥胖,而導致的肝硬化,就是屬於非酒精性的脂肪肝演變而來。
那麼,生活中該如何預防肝硬化呢?
預防肝硬化,就應該充分認識肝臟病變早期的一些特徵性表現:臉色暗黃、腹型肥胖、手掌通紅、鼻尖發紅等,有了這些特徵,很可能就屬於脂肪肝或者肝病的重點人群,值得重點注意。另外,既然脂肪肝很大一部分是飲酒和飲食導致的,那麼最容易做到的就是戒酒和控制飲食。另外,有肝炎病史、肝癌家族史,應該每半年複查一下肝功能和肝臟B超,以便及時發現治療。
文章參考:今日頭條